IP衍生节目,综艺的必备?

TopDigital官方网站 > News > 行业报告 > IP衍生节目,综艺的必备?

IP衍生节目,综艺的必备?

  • Posted by: TopDigital

9月12日,热播综艺《明日之子乐团季》迎来总决赛,但节目并未就此结束,9月17日上线 “三强乐团成团之路回顾“特辑,9月26日将举行”明日家族四季首聚“演唱会。如果说这些是正片本身的扩展,那么《你的明子》、《明日高校就这么BAND》等六档衍生综艺,则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就独立于正片同步上线,涵盖宿舍生活、组队过程等比赛之外的多元内容。

▲ 《明日之子乐团季》衍生节目列表

受综艺IP化概念影响,一档节目的生命力和价值是可以持续延展的。从纵向看,“综N代“不管在数量占比还是口碑榜上都是重头戏;同时,IP效应也在不断横向扩散,衍生出的关联节目已成为综艺节目争夺观众的”第二战场“,各种类型热播综艺均有一档或多档衍生节目。

▲ 2020年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TOP10综艺的部分衍生节目(数嗨咨询整理,榜单顺序来自云合数据,统计时间截至2020.09.21)

01

从正片“边角料”到多元形式,衍生节目开始“独立行走”

早期,《最强大脑》、《中国好声音》等创新题材的电视综艺为填补节目播出前后的时间空白、提高受众稳定性,会播放以幕后花絮、访谈等为核心的辅助节目,《跑男来了》(现升级为《奔跑吧粉丝优享版》)甚至成为《奔跑吧兄弟》每季正片的固定搭配。但由于缺乏独立完整的主题和叙事逻辑,对正片依赖性较强,更像是观众看完正片意犹未尽时可有可无的附赠品,加上电视端提供的播出时段、时长资源有限,这些衍生节目并未引起较多关注。

2017年网络综艺逐渐兴起,网络平台为衍生节目的开发、曝光、传播提供了更多资源,观众对综艺节目的偏好也趋向于多元化、个性化,供需双方共同推动衍生综艺的数量增长、质量表现越发可观。据《2019年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》,2018年围绕头部节目制作的周边衍生综艺为116档,2019年增加至186档,亮点频出。

如今,综艺节目推出会员专享版、加长版几乎是标配,在此基础上,周边衍生节目的一种形式是将拍摄零碎素材整合,包括未播出精彩花絮、嘉宾个人专辑、节目流程之外的生活场景等,激发观众尤其是粉丝群体的兴趣点。以偶像选拔类综艺为例,衍生综艺能够照顾到“唯粉”们的情绪、解决关于镜头分配的分歧,同时真实呈现选手们训练过程与生活日常,更契合“养成式追随”的心理;导师系列、训练室系列、宿舍系列等不同场景的多档节目覆盖正片播出日之外的空档期,保持节目话题的持续发酵。《创造营》系列三季节目均有多档衍生综艺推出,单集播放量接近正片的10%。爆款综艺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推出的衍生节目《定义》针对每位姐姐从不同维度进行深度访谈、展现女性力量,深化节目主题的同时,为正片埋下热度与爆点。

▲ 《创造营2020宿舍日记》片段

另一种形式则是跳出节目主线与框架,进行创作思维的“延伸”,甚至重新制作一档互动娱乐节目,激发新鲜感。如《青春有你2》衍生节目《青春加点戏》,脱离选秀主题,融入“剧本杀”形式,通过沉浸式角色体验剧情真人秀从更多维度展现选手个人魅力,猫眼专业版显示,节目在13天里跻身全网热度榜前三甲,甚至一度赶超正片,位居综艺热度榜首。《这!就是街舞》衍生节目《师父!我要跳舞了》则探索出衍生综艺的新方向,将关注对象转向孩子,融亲子互动、街舞教学为一体,覆盖更广泛的群体,通过多元化内容板块、嘉宾身份反转、强化街舞传承精神收获良好口碑,豆瓣评分达9.1。

▲ 《师父!我要跳舞了》豆瓣评分

通过不断进行节目形式、内容题材等方面的创新,衍生节目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综艺“佐餐”到“正餐”的进化,并推出衍生版“综N代”。有网友评价,《我是唱作人2》再度推出的衍生节目《开饭啦!唱作人2》比正片节目更能真实了解“唱作人”们的人设性格。

02

促进用户增长、拓宽收益渠道,最大化综艺IP价值

衍生节目的背后,是平台通过海量素材重组满足用户自由多元、个性化观看需求,步步深入挖掘用户粘性的考虑。衍生节目与原节目的受众群体虽有交叉重合,但又不完全相同,扩大了节目流量入口、便于实现用户引流,将原节目单一的价值链条转化为可持续的价值生态;此外,大多数衍生综艺以会员专享形式推出,但凭借创新形式、优质内容依然收获较高热度,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平台用户增长难题、提高会员业务收入。

从节目制作角度看,衍生综艺相对小规模、低投入、轻模式的生产方式让拍摄素材得到“回收再利用”的同时,实际上为平台提供了以低试错成本进行节目创新的机会,从长期来看,能够为平台的战略调整、思维转向提供参考思路,优化综艺节目产业生态。

而在此基础上,一档优质衍生节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用户增长、内容优化层面,更体现在赋能品牌价值转化,同时为平台、制作方带来新的收益渠道。不少衍生节目凭借不错的播放量、观众口碑收获冠名商青睐,为正片承担部分广告位,最大化综艺IP的商业价值,《鲜厨100》、《陪你看说唱》等衍生节目已在正片之外获得品牌冠名。《创造营2020》的官方指定用机荣耀30则更具创造性地亲自下场,在B站开设衍生节目《荣耀创造营瓜田》,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创造营学员进行评述、配合内容适度植入,探索出走进用户的新途径。

▲ 《中餐厅4》衍生节目《鲜厨100》获得纯甄冠名

▲ 荣耀30系列联合bilibili 百大UP主“小片片说大片“推出的《荣耀创造营瓜田》(部分)

看到衍生综艺走向成熟、前景广阔的同时,也不得不承认,目前热度较高的衍生综艺集中于头部IP,中腰部综艺在正片内容质量、用户关注度难以保证的情况下,盲目跟风布局衍生节目并不是理性选择;部分衍生节目由于主题表达、制作、剪辑水平不足难逃被吐槽的命运;在未探索出明确商业变现途径的情况下,肆意引入广告、衍生品也是在消耗观众的喜爱;针对一档节目推出多档衍生综艺的现象,也有观众质疑是全面开发还是过度消耗IP价值……无论是综艺节目本体还是衍生节目,归根到底需要回归内容创新,在同质化内容中精准打动观众。而基于”为正片节目造势“、“另立门户独立行走”的不同目的,在形式、内容打造上也需要不同的考虑。

参考资料:

1、 影视独舌《从综艺鸡肋到偶像必备,衍生综艺翻身了吗?》

2、 冷眼看电视《<师父!我要跳舞了>:衍生综艺的新方向》

3、 中国新闻网《一档综艺诞生6部衍生节目,有这个必要吗?》

Author: TopDigital